紅網時刻新聞10月6日訊(通訊員 皮毓杰 唐文成)金秋國誕共歡時,長虹飛渡同筑夢。10月5日晚21時48分,益常擴容二標資水特大橋施工現場,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澆筑入模,機械的轟鳴聲、振搗棒的嗡嗡聲和建設者們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共同奏響了一曲建設的樂章。資水特大橋順利實現全橋合龍,為益常高速擴容工程全線通車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向新中國75周年華誕獻禮。
益常擴容二標資水特大橋目前為湖南省在建最大跨徑(主跨196米)連續剛構橋梁,兩個主墩位于資江內,水位深、地質復雜,采用直徑31.2m圓型承臺設計,單個承臺樁基37根,最大樁長75m,深水基礎涉及多項技術難題和復雜施工環境,鋼圍堰施工最大抽水深度達30米,施工難度極大。該項目為全線控制性關鍵工程,由湖南建設投資集團旗下企業湖南路橋集團承建。
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充分發揮“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路橋湘軍精神,以黨建為引領,奮輯篤行,攻堅克難。2022年9月開工伊始,項目遇到的第一個重要難題就是如何安全高效的在來年汛期前完成主墩水下基礎及墩身施工。為此,項目部組建專業技術攻關團隊,組織科研立項,提前謀劃,專題鉆研,創造性的采用了先清理河床后施工圍堰的施工方案,極大的提高了鋼圍堰下沉施工效率,并通過引入先進的數字可視化監測手段,成功解決了大型深水鋼圍堰施工的一系列安全質量管控難題,確保在2023年汛期來臨前主墩如期出水,為后續上構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項目部通過設立青年突擊隊、黨員先鋒崗,開展勞動競賽等活動,充分調動班組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營造出“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并通過優化資源合理配置,積極開展施工微創新,合理深化二次設計,精準倒排工期,嚴格執行“三檢制”,確保施工安全與工程質量,極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創紀錄的實現了40天完成全部深水鉆孔灌注樁施工,提前1個月完成主墩承臺施工,提前7個月完成項目建設,用汗水與擔當鑄就精品工程,彰顯路橋湘軍基建實力。
工程建設的同時,項目部大力推進科技興司,先后組織完成多項科研課題攻關,多項關鍵施工技術研究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截至目前累計申報專利3項,軟著4項,形成工法1項,省級QC成果2項,國家級QC成果1項,完成專業學術論文發表4篇等多項技術成果。
G5513益陽至常德高速公路擴容工程,路線全長93.5公里,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20公里。該項目的建設,對貫徹落實國家加快西部大開發戰略,保持長沙至重慶的西部大通道良好通行條件,加強西部與東中部及內陸省份的經貿往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